.eDP全名為 Embedded DisplayPort,是一種遵循 VESA DisplayPort 標準的顯示器介面
.主要應用在 Notebook,Netbook,Notepad PCs and All-in-One PCs.
.eDP有取代LVDS的趨勢
.eDP只有 data link pin 沒有 clock link
.eDP主要HW pin有 Main Link(up to 4 lanes), AUX , HPD(Hot Plug Detection Signal Pin),如下圖
Display port layered 架構圖(從VESA DisplayPort 1.2 spec 截圖出來)
以下針對Main Link(up to 4 lanes), AUX Channel , HPD(Hot Plug Detection Signal Pin)做相關說明:
主要通道傳輸影音資料(Main Link)
=======================
如前面所述,DisplayPort採用交流耦合訊號可與現在或未來使用的次微米半導體製程相容;而資料編碼協定則採用與通用序列匯流排(USB)、PCI Express(PCIe)、SATA等其他序列式資料傳輸介面相同的8b/10b編碼方式,透過該種編碼方式,僅需一對差分訊號線(Differential Signal Pair)即可同時傳輸資料與時脈訊號,不像LVDS、DVI、HDMI等需要獨立的時脈訊號線。此外,DisplayPort傳輸資料是打亂的(Scrambled),再加上完全沒有時脈訊號,大大降低使用舊有影像傳輸介面的行動裝置系統搭載無線連接功能後,常有的射頻干擾(RFI)問題,它改善系統無線傳輸的效能,同時也減低屏蔽RFI設計的需求。
DisplayPort標準的連接器包含四對差分訊號線,或稱四條主要通道,利用主要通道傳輸影像資料,並可根據顯示資料量的多寡選擇使用一條、二條或四條通路(Lane)傳輸資料。此外,DisplayPort定義三種不同傳輸速率,每一條通路皆可選擇使用1.62Gbit/s、2.7Gbit/s或5.4Gbit/s傳輸。由於DisplayPort運用8b/10b編碼法,編碼後會多增加一些資料位元,因此實際上能支援的最高資料傳輸速率為:
(4通路)x(5.4Gbit/s每通路)x(8/10 Coding Overhead)=17.28Gbit/s。
DisplayPort有個重要的特色,與其他影像傳輸介面不同,亦即傳輸速率不會隨著顯示畫素速率(Pixel Rate)更改,它用的是固定的傳輸率,類似一個普通的資料傳輸通道,所以可以用在各種不同的應用上,例如有著不同時脈要求的多重螢幕顯示;此外,採用固定的傳輸率也更能優化與高速傳輸介面相關的電路設計,電磁干擾(EMI)與RFI的現象也比較能預期。
DisplayPort影像資料是以微封包(Micro-Packets)形式傳輸,並給予適當的間隔來適應畫素時脈速率(Pixel Clock Rate);而主要通道同時也傳輸CEA-861 InfoFrame資料、音源資訊取樣頻率(Audio Stream Sample Rate)訊息、音源資訊(Audio Streaming),以及主要資訊流屬性資料(Main Stream Attribute Data),如畫素速率、影像格式(Video Framing)與顯示器時脈資訊(Monitor Timing Data)等資料封包。
=======================
AUX Channel
======
AUX通道用以傳輸設定與指令
DisplayPort連接器也包含一條獨立的雙向傳輸輔助通道,稱作AUX通道或簡稱為AUX,一樣是使用兩條差分訊號線,單一方向速率僅1Mbit/s左右,用來傳輸設定與控制指令,後面也會談到更多在eDP上的用途。
透過AUX通道,eDP可以控制以下顯示面板的功能:
.啟動或關閉背光源
採用背光亮度調整與背光PWM頻率達成。
.啟動或關閉動態背光調整。
係採用色彩引擎、抖動演算法或插入黑色畫面進行調整。
接收端裝置裡的DPCD暫存器則會宣告該顯示面板可以透過專有接腳支援的功能,或可透過AUX通道控制指令支援的功能,如有些品牌廠在部分機種上,會選擇由系統端負責動態背光調整,另一部分機種則由面板端負責動態背光調整,此時透過AUX通道來控制背光就給予系統設計更多的彈性。
AUX的用途包括讀取延伸顯示能力識別資訊(EDID),以確保傳送正確的影像格式(其他介面如LVDS、VGA、DVI與HDMI則是透過I2C傳送);讀取顯示器所支援的DisplayPort項目內容,如多少條主要通道、傳輸速率及其他項目;設定各種顯示組態暫存器;讀取顯示器狀態暫存器。
EDID是統一制定的,與顯示介面無關,此外,其他暫存器皆位於DisplayPort接收端的DPCD(DisplayPort Configuration Data)暫存器。
連接過程有助強化主要通道可靠度
連接是另外一個關於DisplayPort一定要了解的部分。連接是DisplayPort訊號傳送端(Transmitter)與訊號接收端(Receiver)在正式傳送資料前建立連結的過程。基本上,在連接的過程中,傳送端會調整不同的電壓擺動振幅與其他訊號特性(Pre-emphasis)直到調整到接收端理想的位準。傳送端與接收端透過AUX彼此溝通,確定連接是否成功,而連接可增加主要通道的可靠度,減低資料錯誤,並可補償因不同長度、種類的纜線所導致的電性差異,尤其是傳送端與接收端系統板上訊號走線所造成的差異。它也可以補償因纜線、連接器損傷或硬體老化所產生電性變化。連接在DisplayPort連接上電後即開始作動,在正式傳輸影像資料前,連接會傳輸一連串特殊的資料樣式(Pattern),輸出端(Source)能送出四種不同的訊號振幅與四種不同訊號特性位準。
整個連接過程大約會花掉500微秒到幾微秒不等,取決於要做多少次的調整。
AUX 溝通方式區分兩部分: Request and Reply
Request Syntax: <4-bit AUX_CMD> <20-bit AUX_ADDR> <7-bit AUX_LENGTH> <DATA0 … DATA15>
Reply Syntax: <4-bit AUX_CMD> <4’b0000> <DATA0 … DATA15>
<4-bit AUX_CMD>支援類型如下:
以下為一個範例:
===
HPD(Hot Plug Detection Signal Pin)
===
.HPD 對bridge來說是input pin,因bridge後面是接Panel,所以是lcd panel output HPD pin到bridge ic.
===
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 (EDID) ):
.The EDID store in LCD Panel module's PROM and EDID data carried in eDP AUX channel.
Below is EDID example that dump via get-edid tools under ubuntu 12.04.
DPCD (DisplayPort Configuration Data):
.eDP display control through AUX channel.
Below is Address mapping for DPCD that cut from VESA DP 1.2 spec.
.一個完整的 eDP panel 訊號線範例如下:
.eDP 與 LVDS的比較表格
以下為 DisplayPort 與 eDP的差異
eDP連接支援Fast Link Training
除支援DisplayPort定義的一般連結之外,eDP還必須支援Fast Link Training。所謂Fast Link Training,作動方式與連結相當類似,只是毋須透過AUX溝通。
Fast Link Training就像連結一樣,輸出端會在傳送正常影像畫面前先傳送訓練樣本(Training Pattern),讓接收端可以鎖住輸出訊號,確保連接的品質,但少掉AUX在影像資料輸出前驗證並傳送連結結果的動作。
省略這個步驟的主要考量是節省時間,因為AUX是在大約1Mbit/s的低速下傳輸的,也由於在封閉式系統中,面板毋須與CPU和影像驅動程式互動的問題。
.Fast Link Training意在了解主要通道傳輸路徑的狀況,所以輸出端即可調整自己的特性(振幅與Pre-emphasis),而接收端也可調整等化器的特性。輸出端與接收端須同時做這些調整動作,而這些特性的調整是以系統平台為基準,不同平台的調整結果不盡相同。
.接收端另一個選擇性功能是No Link Training,這考驗接收端在沒有任何特殊的Training Pattern下,仍可正常鎖住輸出端訊號的能力。這項功能可以進一步簡化系統面的應用,特別是在系統離開低耗電模式時更為明顯。No Link Training也是PSR裡一個選擇性的功能。
資料來源:
留言列表